以設計思維打造友善心理諮商空間 「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成果分享會

▲ 國立臺東大學的改造成果:半包覆的空間巧妙地為等候的個案營造出小小的個人角落。

 

為協助大專校院打造更友善、更貼近學生需求的輔導諮商環境,教育部委託本院推動「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透過設計導入心理支持服務流程,打造兼具安全感、舒適度與人本溫度的全新諮商空間。計畫第一年已完成淡江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與國立臺東大學等4所學校的輔導諮商中心改造,並於114年4月17日於松山文創園區「不只是圖書館」舉行成果發表會,邀請改造學校與設計團隊共同分享心路歷程與設計策略。

 

「學美.耕心」是國內首度結合心理諮商與設計業界的跨領域合作,針對校園輔諮空間常見的困境提出有效解決方案。設計團隊在改造的過程中,深入理解使用者需求,從空間動線、機能整合到隱私保護,有效提升空間使用效率與服務體驗,同時也回應各校面臨的不同挑戰。虎尾科技大學與文藻外語大學重新劃分諮商與辦公空間,提升使用獨立性與安全感;淡江大學增設茶水與討論區,營造更放鬆的工作互動環境;臺東大學則導入模組化的櫃體設計,強化收納與彈性的空間運用。

 

▲ 淡江大學的改造成果:團體諮商室以柔和的布幔創造溫柔放鬆,相較傳統櫃體來得活潑有彈性。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的改造成果:個諮室中的綠植搭配柔和中性色調與弧形天花,形成心理防衛緩衝帶,減少壓迫感。

 

▲ 文藻外語大學的改造成果:活用原有露臺,拆除部分牆面,模糊室內外界線;以輕透的玻璃增加自然採光,以明亮的空間增加正能量。

 

此外,整體設計也融入正向環境因子,打造具備舒適、安全、溫暖特質的療癒輔導空間。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在改造後,均引入自然光、綠植栽等元素,提升空間的放鬆感與心理支持功能;淡江大學則採用弧形設計與柔和布幔,取代傳統櫃體,提升隱私感,營造安心、溫暖的對話氛圍。

 

本次成果發表會由教育部張廖萬堅次長主持,並邀請長期關注師生心理健康與教育政策的吳思瑤立法委員出席,展現政府對心理健康議題的高度重視。現場也邀集多所大專校院的校長、學務主管及第一線輔導人員齊聚一堂,共同關注校園校園心理健康的議題,更共同見證來自教育體系輔導諮商界一次深具意義的跨領域交流及合作。

 

▲ 「學美.耕心」計畫於4月17日舉辦成果分享會,教育部張廖萬堅次長、立法院吳思瑤委員及多所大專校院的校長、學務主管、第一線輔導人員及設計團隊代表熱情齊聚一堂。

 

▲ 分享會由設計團隊發表從設計討論到完工的每個精彩環節。

 

▲ 會後張廖萬堅次長及吳思瑤委員也特別參觀「學美.耕心」成果展覽。

 

未來3年,「學美.耕心」將再協助24所大專校院進行空間改造,持續透過設計連結心理照護,讓更多學生在校園中獲得真正的支持與陪伴。健康的心理,也是建構健全社會與國家的重要基石,從設計出發,讓支持無所不在。

 

 

2025年學美.耕心合作學校及設計團隊:
淡江大學 x 直感建築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x 十作設計

文藻外語大學 x 暁房子創意設計

國立臺東大學 x 林可方建築師 + 陳宣如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