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DI設計透視器 EP.10:設計改變農廢,創造永續新價值——專訪均苑創辦人褚仰展、許瑋庭、鐿昇機械董事長王正雄

▲ 均苑創辦人褚仰展(中)與許瑋庭(右)/ 鐿昇董事長王正雄(左)
設計如何從一張地膜開始,讓循環材料真正改變台灣的土地?為解決農業廢棄物與現今塑膠農具造成的汙染問題,褚仰展返鄉創辦「均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苑),並攜手「鐿昇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鐿昇)提出植物纖維地膜與水果套袋的循環解方,獲得 2025 iF 設計獎肯定,成為近年永續設計中備受矚目的案例之一。
以永續設計改革產業與環境
每年鳳梨採收結束後,田地裡總會堆滿成堆的莖葉和破損的塑膠地膜。三年為一期的種植週期一到,農民便得整地除根,這些殘枝敗葉若不處理,便只能掩埋在一個個大坑中自然分解,使得田地逐漸變得凹凸不平。均苑的成員皆出身於農家,對這樣的場景非常熟悉,當他們以設計師的視角重新回望這片土地,卻萌生出新的想法:這些長年漠視的農業汙染問題,設計是否能夠介入?
帶著這樣的問題與意識,均苑運用團隊的工業設計與視覺傳達專業,攜手在植物纖維製造已有四十年經驗的鐿昇,將鳳梨採收後的大量農廢轉化為可自然分解的植物纖維地膜與水果套袋,讓這些原本只能被焚燒、掩埋的農廢成為守護土地的新解方。
均苑認為,設計不應僅僅追求美觀形式,更該成為回應土地與產業需求的工具。自創立以來,他們始終秉持「設計從土地出發,也回饋土地」的信念,投入農業廢棄物的永續轉化行動。植物纖維地膜能大大降低農民處理農廢的勞力成本,更解決了傳統塑膠地膜難以回收、造成微粒汙染的長年問題。
▲ 鳳梨套上植物纖維水果套袋。
跌倒不是失敗,而是換個角度尋找下一步
然而,循環地膜材料在開發與推廣上並非一路順遂。進行第一次測試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暴雨侵襲,讓原本鋪設於農田中的植物纖維地膜,在不到十天內便分解殆盡。一般而言,這樣的測試結果無疑意味著失敗,但在均苑團隊眼中,這卻是意外的啟示,「我們很開心,因為這證明了這個材料真的能夠完全自然分解!」褚仰展高興地回憶道;這也讓團隊重新思考地膜的可發展方向,站在農民的需求面,更深入研究作物的生長週期、田間使用需求與氣候條件。
然而,技術上的突破僅是第一步,更艱難的挑戰,是如何在對永續材料陌生的市場成功拓展。褚仰展指出:「若僅以經濟成本比較,循環材料確實較不具優勢,但當社會成本被一同納入考量,環保地膜的價值便不可限量。」藉由設計讓被忽視的議題浮出檯面,讓更多人看見這個產業長期承擔的風險與不平衡。鐿昇董事長王正雄更表示:「植物纖維製成的循環材料不只是材料的創新,更是全民健康與環境永續的根本改革。」
▲ 循環地膜、水果套袋使用流程。
設計的根: IDDI 協助推動永續設計實踐
設計導入農業所面對的挑戰,往往不只於產品開發,而是如何讓一個設計概念真正落實到產業與社會層面。對此,IDDI 扮演關鍵推手,協助團隊從材料試驗、產品優化、跨域整合到設計導入,建立穩健基礎的同時,均苑參與 IDDI 計畫後也成功串聯相關地方單位,獲得各地農會等公部門的支持,共同建立以農廢循環為核心的在地資源再利用模式。
褚仰展形容:「 IDDI 就像設計產業的根,讓我們不再單打獨鬥,而是有一個可以支持我們向前走的基地。」這句話不只感性,更反映出一個實際的支持網絡 ── 透過 IDDI 的陪伴,設計從理想藍圖,一步步轉化為可執行、可推廣、可複製的行動成果。含括材料開發、試驗與跨域合作, IDDI 提供未來發展與推廣建議,讓設計價值能在市場中被看見並持續發酵。
讓種子發芽:從一張地膜,長出一片綠色產業
在這次專訪中,均苑與鐿昇也透露:「我們的合作目標不單是為了開發單一商品,而是希望打造出一條完整的循環材料創新產業鏈。」未來,均苑計畫進一步擴大技術應用,開發植物纖維的商品化生產線,並歡迎設計師、創業者與在地團隊參與合作,建立植物纖維的設計應用生態系。正如王董事長所言:「我們不是要打造一個品牌,而是希望未來能出現一百個如同均苑的設計公司,讓綠色產業普及化、擴大循環材料的發展。」
這套循環再生技術已更進一步地擴展至日常生活中,包含植物纖維手提袋、環保包裝、隨行杯、牙線棒、吸管等產品,從農田走進市場,從環境問題延伸至消費生活,建立起以農廢為基礎的材料循環經濟雛形。
面對全球塑膠減量壓力、農業系統轉型與淨零排放的國際浪潮,均苑、鐿昇與 IDDI 共創了這條從農田出發的永續實踐之路。本案象徵著設計在產業與社會之間的連結價值,提供一個具備實證經驗、可擴散性與在地智慧的台灣典範,實實在在地回應時代問題,創造一種新的未來道路。
▲ 植物纖維系列產品。
均苑簡介
均苑有限公司( tune n turn )創立於台灣台中,擁有超過十三年跨領域設計經驗,以「循環設計 × 材料創新 × 社會影響力」為核心,秉持「從土地來,也回到土地去」的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打造完整的永續轉化服務鏈,涵蓋材料回收、研發、生產到包裝設計,全程友善環境,也對 ESG 與聯合國 SDGs 有所貢獻 。
公司在2025年推出的鳳梨農廢再生模組應用設計,陸續獲得德國 iF 設計獎(社會影響類)與環境關懷設計競賽肯定,並持續與台灣設計研究院等產官學單位合作,推動綠色創新與農業循環經濟 。
鐿昇簡介
鐿昇機械由王正雄創立,致力於綠色餐具與環保容器的研發與製造。公司首創纖維重組技術,專注開發創新環保材料與設備,產品行銷國際,獲多國肯定。秉持「以人為本,務實創新」理念,持續推動全球永續發展與環保事業。
IDDI小百科
「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 Industrial Design-Driven Innovation,簡稱 IDDI ) 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之設計創新專案,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並以提升企業設計位階及設計價值為目標,並推動設計導入開發流程之中,協助產業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深化服務價值。
「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