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成立於台灣岡山的志斌食品,已成為許多台灣人的家鄉味,是家家戶戶中必不可少的調味醬。剛起步時,志斌只是一個小規模的家庭工廠,如今已壯大為拓展國際的企業。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志斌在這70年間成長茁壯,成為台灣之光呢?
去年,泰國設計於金點設計獎表現亮眼。金點官方媒體夥伴 Creative Thailand 特別專訪五位甫摘得年度最佳設計獎的泰國得主,深入了解他們的參賽歷程與心得。
在工業 5.0 發展的發展下,傳統產業如何突破現狀、調整策略,打造永續發展的供應鏈,本書收錄近年本院的研究成果,透過技術趨勢分析、跨域產業專家觀點與實務應用示範,探索設計思考如何驅動機械業創新,幫助產業從多元視角發掘創新機會。
山霧設計希望帶給消費者的全新感官體驗——透過香氣、視覺、觸覺的融合,讓人們與環境建立更深層的連結。為實現這理念,山霧積極參與「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計畫,並藉此開發專利技術與模組化設計,同時利用募資活動探索市場需求,使品牌不僅在設計美學上有所突破,更提升了市場競爭力,推動品牌在全球的擴展與深耕。
致力於推動「以人為本」設計思維的遊石設計,投身於數位服務已逾十多年,在此次 「 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計畫(以下簡稱IDDI)中,正透過人性化的經營理念,落實數位無障礙(Digital Accessibility)設計,並擴散在台灣產業圈擴散,實踐數位平權的永續精神。
台灣設計研究院於2024年9月20日舉辦「低碳包裝與永續設計論壇暨分享會」,活動現場共有超過百名、近60家,來自不同領域的產業代表,一同探討永續包裝的新解方。多位業界專家與會分享他們如何將永續理念導入設計思維,在產品研發、製程、包裝設計的各個環節中,運用可再生材料、減少碳排放等方法,推動循環經濟。
將經典文物結合創意,用設計轉譯流行趨勢,創造出多項話題性商品,對於如何說故事、打造有質感的台灣設計商品,谷吉創意創辦人洪榕希很有一套自己的作法。去年,洪榕希透過參與「 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計畫成立「GUJI 谷吉創意」,以品牌價值加值商品,未來也將成為故宮的聯名品牌之一。
為促進既有都市系統與微移動服務的結合,設研院於 8 月 6 日在設研院高雄南方實驗室辦理「情境應用發展參與式工作坊」,聚焦探討未來鹽埕地區若發展電動滑板車的可能停靠站點及路線。
台灣回收業龍頭大豐環保,找來過去有專案合作過的點睛設計,一起參加「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計畫。過程中除了研發設計出可無限堆疊的「100% 回收 PP 組合櫃」,大豐更學習了設計的流程和邏輯。而站在生產及設計兩端的大豐及點睛,究竟擦出了那些火花呢?
本物 WOO Collective 以錫工藝製品起家,產品從酒具一路發展到茶具,並在參與「IDDI 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計畫的過程開發出可以放大咖啡風味的「BraveHeart咖啡風味品鑑杯」。同個杯子、換個角度,喝到的味道竟然不一樣!到底本物是如何一舉以「風味杯」成功打入不曾踏足的咖啡杯市場呢?